韩国经济人协会最新报告显示,韩国十大出口产业中已有半数在企业竞争力领域被中国赶超,预计未来五年内十大产业竞争力或将全面失守。调查显示,62.5%的韩国企业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且这一比例在2030年可能升至68.5%。韩国企业普遍认为,韩中出口竞争加剧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韩国经济崛起与其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从朝鲜战争后的“一片白地”到朴正熙推动的汉江奇迹,韩国通过财阀主导模式实现经济腾飞。然而,财阀控制经济与政治民主化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导致产业结构固化。尽管韩国在造船、半导体等支柱产业曾占据优势,但其资源有限性与外向型经济特征使其难以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与规模优势成为关键因素。韩国作为“金丝雀经济”,高度依赖全球市场,而中国通过内循环与外循环协同发展,逐步在技术、产能等领域实现突破。历史上,韩日经济腾飞均受益于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安排,但当前美国产业政策调整(如要求韩国投资美国造船业)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竞争力。
报告警示韩国需理性应对产业竞争格局变化,避免情绪化指责,转而寻求产业链重置与分工调整。韩国需提前规划与中国产业的协同合作,重新定位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对于中国而言,随着产业竞争力提升,如何主导产业链生态设计、平衡国际合作将成为新课题。
项乐:说了半天,那十大产业也没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