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频繁表达对俄罗斯及普京的不满,分析认为其目的是缓解国内及欧洲对其“亲俄”立场的质疑压力,并通过强调强硬姿态转移外界对乌克兰战场失利的指责。特朗普提出缩短最后通牒时限,从50天改为10天,并要求俄乌冲突取得“实质性进展”,此举被解读为通过模糊化标准为实施二级制裁制造借口,同时为美国能源抢占国际市场铺路。
美俄能源市场争夺成为焦点,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施压印度等国家放弃购买俄罗斯能源,转而依赖美国供应,以此削弱俄罗斯经济并强化美国的能源话语权。俄罗斯对最后通牒反应冷淡,其能源出口策略及地缘安全考量使其难以信任美国谈判诚意,转而通过平等外交途径回应。
此外,俄罗斯近期重提“美英密谋换乌总统”传闻,称西方曾计划以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替换泽连斯基。这一舆论战动作旨在打击乌克兰内部稳定,但实际操作层面因扎卢日内缺乏政治根基而难度较大。泽连斯基政府虽面临内外压力,短期内政权更迭可能性较低,美欧对乌政策仍以施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