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提出的“北约援乌资金机制”引发争议,该机制要求北约成员国承担采购美国武器的费用以支援乌克兰。目前仅有德国承诺提供爱国者导弹发射平台,但弹药供应仍依赖美国雷神公司的生产线,而美军自身弹药库存因多线消耗面临紧张。欧洲国家因需优先支持本土军工体系,对该机制存抵触情绪,德国、法国等拥有军工能力的国家更倾向于采购本国装备,导致机制推进缓慢。
与此同时,特朗普对印度持续施压,威胁对“印度俄油进口依赖”实施惩罚性关税。尽管其宣称印度将停止购买俄油,但8月初数据显示俄油仍占印度总供应的35%。印度因能源供应结构高度依赖俄罗斯,明确拒绝妥协。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旨在通过关税威胁扩大对印博弈筹码,但印度基于实际能源需求选择硬刚,双方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
在乌克兰战场方面,美欧军火订单分配效率低下,乌军弹药短缺困境持续恶化。美国军事工业订单需优先满足自身全球战略需求,援乌武器交付周期长且成本攀升,欧洲资金到位迟缓进一步削弱机制实效。专家指出,若北约无法协调资金与生产链矛盾,乌军装备供应将面临断崖式下降,战场态势或向俄方倾斜。
大海:空话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