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概述
2025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纯电动车在德上高速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以116千米/小时巡航时检测到施工障碍物,驾驶员接管后仍以97千米/小时撞击隔离带,碰撞后电池爆燃引发起火,致车内3人被困身亡。事故引发公众对新能源车高速碰撞起火事件及安全机制的广泛关注。
小米公司回应与数据披露
小米公布行车数据初步披露显示,事发时车辆处于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状态,系统触发减速但未完全避障。公司声明强调已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警方调查,并提交完整行驶数据。目前核心争议聚焦于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安全争议,包括系统减速幅度是否充分、非车主驾驶操作影响等问题。
安全机制与行业反思
事故暴露电动车碰撞车门锁止隐患,舆论质疑碰撞后车门无法解锁的应急设计缺陷。业内人士指出,电池碰撞后热失控风险需车企、监管方协同应对,同时用户逃生培训亟待加强。鸿鸣市应急管理局初步认定该事件为单方责任事故,但强调其属交通事故范畴,非安全生产事故。
社会影响与后续进展
事件发酵后,小米股价在回应声明发布后一度下跌5.49%,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车安全性的担忧。警方调查仍在进行,小米表示将依据最终结论处理善后,并尝试联系遇难者家属。此次事故再次将新能源车碰撞安全推至风口浪尖,行业呼吁完善辅助驾驶系统预警机制和碰撞后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