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与用药逻辑
李大夫强调中医核心在于“辨证论治”,需根据个体体质选择治疗方案。例如,西洋参配黄芪虽可改善气虚阴虚者的皮肤状态,但湿热体质者使用易引发不良反应,体现“中药配伍禁忌与适用”的重要性。盲目套用固定药方易导致误治,需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分析病因,而非简单归因于药物本身。
秋季干燥症状调理与中西医互补治疗原则
针对秋季口干、鼻干等问题,李大夫提出“秋季干燥症状调理”方案:饮食上推荐应季水果(如石榴、葡萄)及米粥以生津润燥;药物可选养阴清肺丸联合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则换用金匮肾气丸。同时强调“中西医互补治疗原则”,建议先通过西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再结合中医调理。
儿童疾病与情绪管理关联
针对儿童鼻炎、胸闷等问题,李大夫分析“儿童鼻炎情绪诱因”,指出长期情绪压抑可能引发呼吸道症状及心脏隐患,建议适当心理疏导并配合血府逐瘀丸缓解症状。对于“腺样体术后饮食管理”,强调控制寒凉水果及油腻食物摄入,辅以小儿推拿促进脾胃运化。
鼻窦炎与关节炎症的临床应对
针对鼻窦炎患者单侧鼻腔异味,提出“鼻窦炎抗菌冲洗方案”,建议结合抗生素与生理盐水冲洗;膝关节滑膜炎则推荐知柏地黄丸清热消炎,同时减少关节负荷。此外,长期口干患者可通过“长期口干中药调理”改善,如养阴清肺丸联合六味地黄丸调节肺肾阴虚。
慢性病管理中的系统性思维
李大夫提醒,慢性病需遵循“中西医互补治疗原则”,明确疾病性质后选择干预方式。例如乳腺囊性病变需优先完善西医检查,再结合中药调理。整体治疗需避免焦虑,通过科学检查与中医调养结合,降低身心负担。
白云朵朵:👍👍👍👍
000:老师好,昨天在直播间问了我父亲76高血压和糖尿病无力的问题,在医院的检查结果是除了颈部血管有斑块,小腿静脉曲张,血钾和其他检查都正常,目前在吃西药,吃两种降压药,停一种血压就超过180,人很瘦,经常留口水,抬手和吃饭都无力,我给他试过生脉饮红参方,归芍地黄丸五子衍宗丸,还有黄芪和西洋参,每次吃大半个月却没有任何效果,还请老师指导一下需要怎么调理比较好,企盼🙏
慢半拍:李老师您好!请问老年人女75岁,平时经常打哈欠是脑供血不足吗?🙏🙏🙏
小鱼儿:李大夫您好,我母亲76岁,放屁极臭,吃归脾丸和保和丸能减轻症状,不吃就不行了,她有糖尿病,想问问您,她这种是什么情况呢
137xxxx6876:李大夫,手臂和脖子的前面特别怕冷,这是为什么?,夏天都要穿长袖衣服和有衣领的衣服。
慢半拍:不好意思李老师直播间里没说清楚,我女55岁,血压正常,血糖空腹6.1。舌尖裂纹两年了。近期好像裂纹往舌中间延伸了。感觉是两年前用少数民族医生提供的去湿气方法(生姜花椒泡水喝,我喝的太多了,人家说早上喝我一整天喝的,到23年国庆就感觉干的很了)另外,我早上吃点儿热饭或者站桩、运动时会有很多汗。手脚不凉。请问老师我是肾阴虚吗?喝生脉饮口服液可以吗?感谢李老师🙏🙏
三叶草:👍
137xxxx7009:感恩老师更新内容,辛苦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