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歌(节选)
彼得·汉德克
当孩子还是孩子,
爱在走路时摆动双臂,
幻想着小溪就是河流,
河流就是大川,
而水坑就是大海。
当孩子还是孩子,
不知自己还只是孩子。
以为草木皆有神,
所有的生灵没有物我之分。
当孩子还是孩子,
尚未有成见,
没有养成习惯;
爱在座椅上交叉双腿,
想到什么就突然跑出去,
头发打着卷儿,
照相时从不特意摆表情。
当孩子还是孩子,
他总有这些疑问:
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
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时间从何时开始?空间在何处终结?
阳光下的生命,不是一场幻梦吗?
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
不是面前这个世界的幻象吗?
鉴于童话里的坏人,
真有邪恶这回事吗?
为什么,我这个人,
在来到人世前并不存在?
为什么,我这个人,
总有一天不再是我?
诗人:彼得·汉德克,当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今年,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他。很多人知道、喜爱彼得·汉德克,都是因为他的剧本、小说,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他的诗歌。汉德克虽然并不以诗人自居,但也出版过诗集,他曾说过,自己的灵魂是诗歌,而且自己的整个机制都来自于诗歌。汉德克的主要诗集有《内部世界的外部世界的内部世界》等。彼得·汉德克曾担任了著名电影《柏林苍穹下》的编剧。《柏林苍穹下》上映于1987年,展现的是德国治下的西柏林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