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在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达成经贸框架协议,明确TikTok全球运营安全得到保障,未来将通过合作共同经营该公司。此举标志着美国此前威胁封禁TikTok的政策失效,也反映出中国在应对美方技术打压中的主动权。
美国试图施压欧洲盟友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关税,以遏制两国购买俄罗斯能源的行为,声称此举可削弱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经济支持。然而欧盟严词拒绝该提议,认为加税不仅无法阻止中印能源进口,反而会加剧欧洲自身经济负担。当前欧洲因俄乌冲突已面临能源危机和资本外流压力,美国同期提高对欧关税并要求其增加对美投资,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的合作意愿。
分析指出,美国加税政策曾用于压制日韩及欧洲,但对中国效果有限。欧洲此次拒绝配合,表明其意识到美国意图转嫁经济风险。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及俄罗斯等经济体正加强合作,拒绝被外部势力操控。欧盟的决策也反映出其逐步寻求减少对美依赖,探索战略自主的倾向。
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的尝试同样未能奏效,印度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一系列事件凸显美国单边施压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多极化格局下国际经贸关系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