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充电桩收费上涨引发关注。截至今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但近期多地公共充电桩费用明显攀升。上海虹桥天地壳牌充电桩电费从1.2元/度涨至2.49元/度,充满70千瓦时电池车型费用涨幅超100%,部分车主反映充电成本接近油费。
充电桩收费上涨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壳牌充电桩运营方称,场地租金和电费成本较高导致运营压力。经查,该充电桩电费定价1.5元/度,超出上海市发改委规定的国网电价10%上限,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要求整改并退还违规费用。整改后电费降至1.08元/度,但服务费上调至1.3元/度,接近政府指导价上限。
行业趋势显示,充电桩企业正从低价扩张转向盈利导向。早期价格战曾将服务费压至0.1元/度,如今核心商圈充电桩高峰时段费用普遍涨至1.5-2.5元/度,部分平台通过服务费、占位费变相提价。消费者倾向选择低价充电桩,导致高价桩闲置率上升。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面临转型挑战。分析师指出,行业需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引入多元化市场主体提升竞争效率,推动服务价格回归理性。若充电成本持续攀升,可能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信心,需通过技术升级和监管规范平衡行业发展与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