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年轻人对传统手艺的热情催生了新的就业机遇。端午前夕,南宁、成都等地粽子订单激增,商家通过高薪计件、包食宿等策略吸引临时工,部分兼职工日包1500个粽子,月薪可达750元。职业化趋势下,包粽工需掌握多种包法、馅料配比及质检标准,月薪高达1.5万元,推动非遗技艺与产业结合。
粽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了非遗创新。成都粽子街引入真空包装、高温灭菌技术,开发迷你粽、甜口粽等新品,部分包粽工全年订单不断,收入稳定。农文旅专家指出,非遗技艺在文旅市场中将释放更大经济价值,如家政培训结合汉服展示、直播教学等,时薪可达200元。
端午节习俗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上海、广州等地年轻人DIY艾草挂件,文创品牌推出艾草永生花束等新潮设计。传统艾草倒挂习俗融合科学依据与民俗寓意:倒挂可减少水分蒸发,延长驱虫效果;民俗学认为倒挂象征“福到”,阳气顺流形成驱邪气场,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