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车内物品安全隐患
高温天气下,密闭车内温度可达60-70℃,部分日常物品存在安全隐患。央视报道显示,车载USB数据线因长期插在电源接口导致发热起火,引发车辆烧毁事故。充电宝在高温环境中易发生热失控,北京一私家车因车内遗留充电宝引发浓烟自燃。消防部门提醒,矿泉水瓶、老花镜、罐装喷雾及含电池类产品均需避免存放车内。
易燃物品与高温风险
车内除臭剂因含无水乙醇或液化石油气(LPG),在高温下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模拟试验表明,除臭剂遇明火会瞬间爆燃,需避免长时间存放。此外,瓶装水经阳光折射可能聚焦产生120℃高温,若与充电宝、香水等物品接触,可能引发意外。
高温环境下的健康风险
实验显示,开封后的瓶装水或饮料在高温车内放置72小时后,细菌和真菌检测结果呈阳性,尤其含蛋白质的饮品变质更快。专家指出,开封饮品接触口腔细菌后,高温加速细菌繁殖,存在健康隐患,建议避免饮用隔夜暴晒饮品。
儿童凉鞋选购安全警示
电商平台热销的PVC材质儿童凉鞋被检测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超标,最高超标509倍。该物质可导致儿童性早熟、智力发育异常等问题。家长应选择符合国标的正规产品,警惕三无商品。监管部门需加强合作,保障儿童用品安全,避免书包、玩具等其他用品出现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