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底,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天问二号任务,通过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探测器送往小行星2016 HO3的转移轨道。该任务周期长达十年,主要目标包括对小行星进行采样探测并实现样品返回,同时将对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探测小行星的核心科学目标围绕太阳系起源研究展开。由于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物质成分,采样分析其构成有望揭示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的奥秘。任务选择的2016 HO3小行星具有特殊共轨小行星轨道特征,与地球保持稳定距离,其起源可能涉及月球撞击碎片假说,需通过实地探测验证。
彗星311P的探测聚焦其独特存在形式——作为小行星带中的彗星,其形成机制与伴星系统的可能性是研究重点。任务还将探索深空探测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小天体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行性,并为小行星防御工程积累数据,预防近地天体撞击威胁。
技术层面,天问二号需在弱引力环境采样,通过悬停、触碰、附着三阶段方案确保不规则天体表面采样的可靠性。探测器配备自主导航技术,可在2000公里距离自主执行轨道捕获与精准操作。此次任务将突破人类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小天体探测技术边界,为后续深空探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