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陕西等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现象,多地气温突破40℃。河南极端高温事件引发关注,有网友反映室内出现蚊子高温致死现象,并上传地面密布死蚊子的图片,引发热议。高温对蚊子的影响成为公众讨论焦点。
从科学角度分析,蚊子作为变温动物生理特性使其体温随环境变化。当温度超过40℃时,其代谢加速导致蚊子脱水致死原因显现,水分蒸发加快且无法补充;若温度持续高于45℃,高温蛋白质变性机制和酶活性丧失过程将直接破坏蚊子的生理结构,致其死亡。例如,淡色库蚊生存温度和埃及伊蚊适宜温度均在25-30℃之间,超出这一范围则难以存活。
多地网友高温现象反馈显示,武汉等地近期蚊虫数量锐减,印证了极端高温对蚊子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高温对生态的直接影响,也从侧面说明极端气候条件下生物链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