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交通与新能源充电创新高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交通出行保持高位运行,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公路车流量单日超6000万辆次。多地采用无人机空中警务模式应对高速公路突发事故,通过远程喊话、快速取证提升处置效率70%。台风影响减弱后,广州、南宁等地逐步恢复列车运行,部分列车为旅客提供中秋特色服务。
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升级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假期首三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4380.9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1.3%。山东、川藏线等地新增液冷超级充电桩,单枪功率最高达480千瓦,充电效率提升至平日的2.54倍。江苏、广州等地通过扩容变压器、增加超充站点,实现充电网络覆盖高速、景区及乡镇区域。
文旅市场与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河北磁县天宝寨景区以“绿野仙踪奇遇记”主题活动吸引日均超4000人次游客,文旅消费同比暴涨206%。贵州贵阳、浙江台州等地完善充电桩布局,覆盖4A级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保障新能源车主“乡镇充电十分钟可达”。电力部门提前对热门站点扩容,运用无人机巡检确保充电设施稳定运行。
科技赋能交通管理
无锡、霸州等地试点无人机交通事件智能检测系统,可自动识别交通事故、违法停车等事件,识别准确率超99%。通过联动路面警力与远程操控,大幅缩短事故处置时间,降低二次事故风险。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已超1700万个,大功率充电设备覆盖1.3万座站点,持续优化绿色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