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背景与形式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试点“课堂举牌弹幕”互动模式,通过学生举牌表达“没听懂”“已理解”等需求,将传统课堂的“点对点”互动转变为“点对面”的沉浸式课堂互动模式。这种课堂弹幕互动新形式旨在降低内向学生的表达门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学生体验与效果观察
部分学生反馈,举牌弹幕既能减少因腼腆导致的隐藏需求问题,又能通过明确表达促进教师针对性调整教学。试点班级中,性格内向的学生逐渐从被动沉默转向主动亮牌,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教师视角与教学改进
数学教师于静航指出,举牌弹幕帮助教师快速定位学生知识盲区,并根据群体需求调整教学节奏。例如,针对集中性问题重复讲解,个别问题则课后单独辅导,契合教育教学创新探索中效率与个性化兼顾的目标。
校方态度与未来规划
执行校长王庆旸强调,试点旨在打破传统课堂互动壁垒,通过低门槛反馈机制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校方暂未全面推广该形式,而是通过局部试点寻找教育改革创新形式与教学质量的平衡点。
专家评价与教育趋势
同济大学专家樊秀娣认为,举牌弹幕通过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降低互动门槛,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创新思维。未来更多学校或将在教学改革中探索类似形式,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及学习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