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晚清风云】(32)刘公岛的最后十四天

主播: 馒头大师
最近更新: 5天前时长: 26:22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刘公岛海防战役

# 北洋水师覆灭过程

# 丁汝昌殉国事件

# 日本联合舰队围剿

# 定远号沉没始末

# 鱼雷艇偷袭行动

# 北洋水师投降细节

# 李秉衡战略失误

# 黄海海战失利影响

# 靖远号自毁决策

1895年2月,北洋水师残部在刘公岛海防战役中陷入绝境。日本联合舰队围剿威海港,配合占领的威海南帮炮台群实施海陆夹击。黄海海战失利后,北洋水师退守刘公岛,但日军通过鱼雷艇偷袭行动重创定远号,导致这艘亚洲第一铁甲舰被迫搁浅作为固定炮台使用。
战役关键转折发生于2月7日黎明,日军发动总攻,北洋水师拼死抵抗。期间鱼雷艇部队集体出逃,暴露了内部士气崩溃,定远号沉没始末更成为全军心理重创。丁汝昌多次拒绝日本联合舰队劝降,却在2月12日夜因弹尽粮绝、援军无望而服毒自杀,践行了"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
在丁汝昌殉国事件后,北洋水师投降细节浮出水面。部分将领盗用提督印信与日军谈判,最终康济号运输船载着丁汝昌等将领遗体降旗离港。与此同时,山东巡抚李秉衡战略失误导致错误情报传递,加速了清廷对北洋水师覆灭的误判。
历史评价中,刘公岛战役暴露了清军制度性缺陷。靖远号自毁决策和杨永明等将领的殉国,凸显了传统忠义精神与近代军事能力间的矛盾。李秉衡虽以刚烈著称,却因能力不足成为晚清官僚体系悲剧缩影,其结局与丁汝昌同样充满时代悲情。

评论1条评论
寥寥无几

寥寥无几:更新的很及时啊,点赞………………

5天前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