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空’与‘有’之争,源于般若宗和实宗对法无自性的理解。般若宗主张一切皆空,但易导致断见;实宗强调诸法无自性,避免了空的误解。禅宗的‘明心见性’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被解释,但后来产生了混淆和争论,涉及对心和‘性’的不同理解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