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AI科普|疾控机构:暑期野外玩水 科学防护“食脑虫”

主播: 新华
最近更新: 2小时前时长: 02:11
新华FM | 这些资讯值得关注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食脑虫感染病例

# 致病性阿米巴原虫

# 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 野外玩水防护建议

# 鼻腔接触感染风险

# 淡水环境寄生虫风险

# 疾控中心健康提示

近日,国内一名6岁男童因野外玩水后感染“食脑虫”引发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称,食脑虫实为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的俗称,主要存在于淡水环境或土壤中,可通过鼻腔、口腔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引发罕见的阿米巴性脑膜脑炎。我国迄今仅报告40余例食脑虫感染病例,感染概率低但需科学防护。
专家指出,阿米巴原虫感染早期表现为皮肤病变,后期发展为脑炎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等。由于病程进展快且易与其他脑炎混淆,早发现、早诊断是救治关键。疾控机构建议,野外活动时需避免接触淡水环境野水,佩戴鼻夹及泳镜以降低鼻腔接触感染风险,皮肤破损者应远离自然水体,同时注意清洁长期未使用的水管积水。
针对暑期玩水安全,疾控中心提出五项防护建议,包括避野水、护口鼻、防伤口、截鼻腔和排尘水。遵循饮用水卫生原则并掌握科学防护方法,可有效减少致病性阿米巴原虫感染风险,保障暑期玩水安全。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