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球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成像和数值模拟,揭示了西库朗伊浮冲带的慢地震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该区域的慢地震(无声地震)与浅层断层构造密切相关,尤其是多边形断层系统构造在板块滑移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
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交汇的西库朗伊浮冲带北段频繁发生持续数天至数月的滑移事件,通过滑移事件应力释放板块应力。尽管此类事件不直接引发强震,但可能间接增加周边断层压力。研究指出,多边形断层系统构造历经数百万年形成,其被重新激活后成为流体迁移断层作用的重要通道,进而影响断层滑移。
进一步分析表明,多边形断层系统构造与流体迁移的关联为慢地震理论提供了新见解。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新西兰特定区域的地震活动规律,也为全球其他浮冲带的慢地震研究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深化对板块边界应力释放机制的整体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