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爆破技术特点
露天矿山爆破相较于地下作业更注重规模与效率,主要采用台阶式作业模式。台阶高度通常控制在10-15米,需结合生产需求与边坡稳定性综合设计。爆破类型分为深孔台阶爆破和浅孔台阶爆破,前者用于生产阶段,后者适用于开拓阶段或二次破碎(已逐步淘汰)。
深孔台阶爆破参数设计
深孔台阶爆破需重点控制孔径(>50mm)、孔深(>5m)及超钻深度(台阶高度10%-15%)。底盘抵抗线受台阶坡面角、岩石硬度等因素影响,直接影响爆破效果。装药结构包含连续装药、间隔装药、混合装药和底部空气垫层装药,其中底部空气垫层结构能提升爆破质量且便于机械化操作。
浅孔台阶爆破适用场景
浅孔爆破孔径<50mm,孔深<5m,主要用于小型露天矿或历史遗留的二次破碎工艺。其单位炸药消耗量高于深孔爆破,但存在飞石风险高、工艺落后等问题,现多被机械破碎替代。
爆破安全与施工规范
露天爆破需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装药前需清除孔内岩渣并检查炮孔深度。炮孔填塞需使用惰性材料(如黏土或细砂),填塞长度需大于底盘抵抗线。起爆顺序包括排间顺序、波浪式、楔形和斜线起爆,其中波浪式可改善破碎块度,但施工复杂;斜线起爆易导致第一排根底问题。
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
深孔爆破后需等待15分钟进入爆区检查,浅孔爆破需5分钟(存疑时延长至15分钟)。爆破震动需控制以保护边坡稳定性,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等技术减少震动影响。废弃工艺如人工二次破碎已被禁止,需采用机械冲击或高频破碎等安全方法处理大块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