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分类与特性
危险化学品分类包含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其中物理危险涵盖爆炸物、易燃气体等16类,健康危害涉及急性毒性、皮肤腐蚀等10类。其核心危险特性包括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和放射性,需重点关注腐蚀性物质接触人体造成的器官灼伤,以及放射性物质通过照射引发的细胞损伤。
燃烧爆炸与事故控制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机理与防火防爆章节内容重叠,强调爆炸冲击波和高温的破坏作用。事故控制需结合压力释放、防爆设备等技术,储存运输安全要求重点关注包装等级与运输风险管控,如易燃液体因静电积聚引发的爆炸需通过接地措施预防。
泄漏处置与健康防护
泄漏控制技术涉及围堰吸附、中和处理等方法,销毁处置需根据物质特性选择焚烧、化学分解等手段。健康危害防护需关注呼吸道防护用具的选用标准,如放射性物质需通过铅屏蔽或距离防护降低辐射暴露,腐蚀性物质接触后需立即冲洗并避免器官损伤。
安全管理与应急要求
危险化学品经营需满足特定条件,剧毒和易制爆物质需额外监管。安全标签和说明书需符合规范,标明物理危险类别及特征、健康危害类型与器官损伤等关键信息。事故应急需联动消防、医疗资源,针对不同危险特性(如金属腐蚀剂、有机过氧化物)制定专项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