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CF专家十个小时激辩:股市巨幅震荡原因?危机已来?-3

所属专辑: 浦山讲坛
最近更新: 2020-11-10时长: 14:24
浦山讲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3、疫情冲击是否会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本节目为浦山讲坛第六期,录制时间为2020年3月16日

主题:疫情冲击是否会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嘉宾: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中投公司原总经理李克平,CF40成员、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CF40理事单位代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CF40成员、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庆,CF40成员、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CF40青年论坛会员、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CF40理事、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宋跃升,CF40青年论坛会员、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


▣ CF40青年论坛会员、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现在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是什么危机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说它不是什么危机,比如它不是债务危机,不是国际收支危机,也不是货币危机。虽然目前发生了流动性问题,但恐怕根源也不是流动性危机。2008年时的流动性危机是货币市场上多个金融机构违约引起的,但此次尚出现货币市场违约现象。归根结底,此次危机更像是在股票涨了那么多年、无风险利率那么低、很多大型机构不得不长期增加权益资产占比之后,最后由一个外生冲击所引起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恐怕远远低于2008年,我们不用过于担忧。”


▣ 中投公司原总经理李克平——“我不认为现在已经进入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但发生危机的概率在不断地上升。


认为已经进入金融危机的观点主要基于两个支点:第一是美国、欧洲市场发生巨幅震荡,第二是把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画了一个等号,或者说相关性非常高。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全球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发生。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发生,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深化,全球经济岌岌可危,实际上处在一个脆弱性越来越高、受冲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的状况。对于这种风险,在资本市场中运作的机构和投资者不可低估,也不可不防,因为事态是不断动态变化的。


比如,石油价格的暴跌冲击了美国页岩油,冲击了几千亿美国企业债,可能因此引发企业债违约、垃圾债违约,这都是超出意外的‘黑天鹅’,都有可能冲击市场。所以,虽然危机没有发生,但是风险非常高,而且现在的趋势是各种因素相互叠加,这会加重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发生危机的概率在不断地上升。”


另有与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包括银行危机、股市危机、汇率大幅贬值的货币危机等,不一定是大型金融机构先被摧毁才叫金融危机。此次全球股市在两周之内暴跌,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全球流动性也是骤然收紧,各个国家紧急出手应对,无疑也符合金融危机的定义。


这位专家强调,每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此次银行系统比较稳健,但危机的根源在于,2008年以来全球债务规模快速膨胀而产生的系统性衰退型的公司资产负债表。


自上一次金融危机以来,以美欧为首的全球各国大量加杠杆,全球债务膨胀已经大大超过上一次危机前的水平: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显示,该部门2019年杠杆率高达GDP的92%。美国公司债务占GDP比重也已经达到74%,远超2008年的47%。


近年来,美国企业发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三个特点:一是BBB级债券发行规模较大,许多盈利好、现金流充足的企业也大量投资债券,规模达千亿美元。二是兼收并购活跃,杠杆融资增多。银行对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杠杆融资规模较大。三是企业发债用于回购上市公司股票。2019年标普500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半数资金都源自于企业发行的债券。


企业杠杆率过高,在需求下降、企业盈利下降的情况下,新发行债券困难,势必导致债务违约、难以为继,由此将戳破股市泡沫。所谓稳健的银行体系也未必是稳健的,一旦债务违约大规模爆发,好的企业、好的银行可能都会被拖下去。


此外,还有部分专家提出了较为中立的观点: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正在上升,但目前还不能下一个确定结论。如果全球性经济衰退成为大概率事件,那么实体经济的衰退必然会反映到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市场将会反复震荡,具体的走势取决于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和各个国家的应对之策。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西方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出现严重问题,但是以后爆发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无法排除。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