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三月底起进一步强化控烟措施,在原有八类重点场所室外禁烟基础上,新增对八大网红地标场所的控烟要求。新政策旨在减少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但部分区域的公共吸烟点设置争议引发市民关注,尤其是吸烟点位于人流密集处,导致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风险增加。
建筑设计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部分室外吸烟点缺乏合理规划,未采取视线烟气隔离措施,且多数建筑仅保留主要出入口附近的吸烟点,未有效降低吸烟行为的社会影响。专家强调,需通过隐蔽便利吸烟点设计,平衡吸烟点功能与公共健康需求,例如通过物理遮挡或通风优化减少烟气扩散,从而更好配合城市控烟政策落地。
争议焦点集中于如何实现控烟政策与吸烟者需求的协调。市民呼吁优化公共吸烟点设置争议的解决方案,例如将吸烟点移至非核心区域,或通过技术手段强化隔离效果,以减少对非吸烟人群的健康影响,同时保障控烟措施执行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