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九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之际,我国约四百万患者正与这一“不死的癌症”长期抗争。帕金森神经退行性疾病虽不直接致命,但会逐步损害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上海医疗机构突破传统诊疗模式,将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构建涵盖医院、社区、家庭的家庭康复指导服务体系,为中重度患者提供全链条支持。
东方苑南苑的帕友俱乐部每月组织患者进行居家康复训练方法指导,通过简单动作提升患者应对预防跌倒措施指导的能力。神经内科医生指出,居家跌倒风险防控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为强化居家照护效果,该院首创医护社工联合家访机制,已完成两百余户家庭的个性化评估,重点关注居家环境安全隐患与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康复建议。
临床数据显示,年轻化帕金森病趋势日益显著,三十多岁患者比例上升。除遗传因素外,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以及熬夜、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破坏神经递质平衡,加速神经细胞损伤。医生强调,帕金森病早期预警需关注嗅觉减退、便秘及睡眠异常(如多梦、肢体动作失控)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睡眠障碍帕金森转化的前兆,建议高危人群及早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