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成果显著,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作为全球首创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已进入封闭验收阶段,叠加货物自由流动与人员免签政策,为跨国企业提供高效商务平台。自贸区制度创新实践推动瑞士布克哈德等外企在华业务增长超40倍,金融开放政策助力跨国公司资金融通效率提升。
上海多措并举激活民营经济动能,出台26条新政破解民企融资堵点,将信贷风险补偿金提升至5亿元,首次贷款额外补贴5%。河源生物等企业依托临港新基建项目,加速布局细胞治疗等高精尖领域。前滩研究院指出政策重点消除外界对上海民企发展的误解,强化民企信任生态构建。
张江科创聚焦前沿技术突破,全年规划脑机接口产业突破等9大主题,推进科研仪器国产化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强调要加速高端仪器自主攻关,计划通过培育本土企业实现进口替代。2023年上海民营经济贡献全市近30%工业产值,成为新增就业主力。
中柬深化全天候战略合作,习近平主席访柬期间双方签署30余项协议,共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柬方高度评价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稳定作用,两国宣布2025年为中柬旅游年,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钻石六边合作架构深度融合。
国际经贸环境波动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中餐馆面临进口食材危机,义乌商户暂停美单寻求替代方案。我国商务部强调单边主义损害全球供应链,呼吁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