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与象征意义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随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问世,成为中国人民不屈抗争精神的象征。这首反法西斯战歌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呐喊,凝聚了全民族解放的共同心声,短短五年内传遍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成为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号角。
刘良谨与民众歌友会的传播努力
爱国青年刘良谨在四川路青年会组织成立民众歌友会,以“为民族解放而唱歌”为宗旨,推动抗战救亡歌曲传播。他倡导会员教会更多人传唱歌曲,提出“四万万五千同胞齐唱雄壮歌声”的愿景,为义勇军进行曲国际传播奠定基础。
保罗·罗伯逊的跨国合作与文化影响
美国左翼歌手保罗·罗伯逊受刘良谨影响,将《义勇军进行曲》译为英文版《起来》,并录制同名唱片。他通过纽约露天音乐会等场合反复演唱,使歌曲成为美国青少年口哨声中的旋律,并在埃及金字塔下、美国街头等地引发共鸣。《起来》唱片的全球发行,标志着中国战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文化纽带。
国际力量与中国抗战的联结
苏联的物资支持、美国飞虎队的驼峰航线,以及多国反法西斯战士的直接参战,共同构筑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联合斗争的力量。加拿大白求恩、印度科蒂华等国际友人的援华行动,与《义勇军进行曲》的全球传唱,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既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