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强化与违规查处
近期监管部门针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现象,加大穿透式管理力度,密集处罚多家银行机构。违规行为集中于贷款资金挪用、信贷审查不严及贷后管理缺失等问题,例如浙江、宁波等地银行因资金违规使用或审查漏洞被处以高额罚款。地方性银行、城商行及部分股份行成为违规高发领域。
违规操作与套利链条
调查显示,部分区域存在经营贷套利产业链,通过伪造经营主体、虚增流水等方式将低息贷款资金违规回流楼市。2020-2023年间,贴息政策下经营贷利率低至2%,与房贷利差催生套利空间,社交媒体甚至出现代办炒房广告。
贷款到期与风险暴露
当前经营贷进入集中续贷期,但房地产估值大幅下跌导致抵押物缩水,部分贷款安全边际削弱。借款人面临过桥资金融资成本攀升,叠加中介费、评估费等,实际成本滚雪球式增加。银行端不良资产风险上升,如重庆银行、宁波银行经营贷不良率已超3%-6%。
银行应对与监管升级
为防范风险,银行建立中介黑名单制度,强化资质审核与退出机制。监管部门要求引入科技手段追踪贷款流向,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水电费、社保等非财务数据,动态监测资金用途。业内人士强调,优化风控需聚焦精准穿透管理,避免过度收紧影响小微企业正常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