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第二十三课 忍耐

主播: 蜻蜓文史
最近更新: 2021-08-25时长: 05:10
金玉满堂·佛光菜根谭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忍耐不是退缩,而是面对人间不平时,用平常心对待;

忍耐不是无能,而是面对毁谤讥讽时,用质直心释怀。


「能忍自安」,忍耐看起来是吃亏保守,其实「忍」之一字,是大力量,是大智慧,忍的力量勇锐无比。一个能够忍耐的人,其性情是沉稳、安详、理性、和平的,正因为有好的性情,遇到事情能够忍耐处之,即可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经典说:「诸修行中以忍耐最为第一。」如果不能忍耐,纵有一些修行、功德,也不能成就。所以,一切修行功德中以忍耐最为第一。说到忍耐,要能忍耐贫穷、忍耐困难、忍耐痛苦。有时候受人的气,能忍一口气,便能避免是非争吵,即使受人诽谤、轻视、误会,也得忍受下来。俗语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往往对喜欢的人、喜欢的境界容易生起贪着心,对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境则生起瞋恨心。如果我们对贪着心,能忍耐不执取,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苦恼。对于违逆的境界和人事,能忍一时之气,不起瞋恨心,便不怕侮辱甚至灾害降临到我们身上。能忍一口气,便增加了一份力量。


有权力不能压服人,会骂人的人不见得有力量。强权、武力更不能平服人的反抗心,中国秦始皇、德国希特勒都是明证。只有忍耐的力量最大,如汉朝韩信,他能忍胯下之辱,最后终能成就大功业。


《佛遗教经》说:「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从字面上看,心上一把刀,一把刀插在心上而能面不改色,那是需要很大的耐力,或许忍受的当时很痛苦,但往往能得到意外的结果。忍的美德常是持戒者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名之为有大力的人。


一代高僧玄奘大师,能到印度求法,能经过八百里流沙,克服种种困难,在于他「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的愿力,而能有这么大的抱负、愿心和毅力,难道不是因为具有忍耐力吗?唐朝鉴真和尚为了到日本传戒法,历经十二年,经过六次的艰难与挫折,最后到达日本时,双目已失明,虽然他肉体受损,但是完成了毕生的愿望,戒法也因此东传。他这种为法忘躯的精神也就是从「忍耐」中培养出来的。


在《杂宝藏经》中说明忍耐有五种利益:一、能忍耐就没有人能怨恨。二、能忍耐就能成就一切事业。三、能忍耐就能受众人爱敬。四、能忍耐就能有好名声。五、能忍耐就能得生善道。


当我们遇着不如意的事,碰到不如意的人,若能平心静气,自己反省,或许可以找出一条平顺的路;用生气来抵制,只有让事情更恶化。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