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汽车关税政策调整
美国政府宣布对欧盟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征收15%关税,高于此前2.5%的历史水平,同时欧盟取消对美国工业品关税并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德国经济增速预计损失0.13%,法国总理称其为“欧洲最黑暗的一天”。该政策迫使宝马、大众加速美国建厂,通用汽车计划提升皮卡产能至50万辆/年,可能导致全球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区域化。
博世裁员与氢能战略调整
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宣布裁员1.3万人,主要涉及德国本土传统燃油车配件部门,2030年前斯图加特工厂将裁撤3500人。裁员主因包括氢能投资失败(产能利用率不足40%)、劳动力成本过高(中国工厂成本的4.2倍)及美国关税导致出口劣势。博世计划转向人工智能和固态电池研发,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解质材料,目标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00瓦时/公斤。
上汽通用五菱管培生争议
上汽通用五菱2025届管培生入职后被安排至生产线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引发社会对“高学历与岗位适配性”的讨论。企业回应称一线锻炼周期调整为6个月,但学生质疑承诺与实际不符。事件折射出传统车企用工荒与教育体系脱节问题,五菱工厂时薪低于外卖行业,导致工人流失,被迫使用无经验管培生顶岗。
丰田与福特渠道改革
丰田推行“单城单店”策略,整合南北丰田销售网络,统一售后服务及价格体系,预计提升客流量18%、维修台次25%。福特成立全资销售公司,整合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渠道,计划将全国网点缩减至300家,统一指导价并平衡库存。两家企业均试图通过渠道效率优化应对市场萎缩,但面临经销商利润分配与技术路线差异的挑战。
行业热点事件
理想汽车因未经授权使用歼-20等军事元素宣传被中航工业追责,暴露品牌营销合规风险。工信部拟出台新规限制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要求保留机械操作空间以保障紧急逃生需求。此外,某企业演示电池热失控弹射技术引发争议,该技术虽能分离电池包但存在动能安全隐患,目前尚未通过商业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