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与唐诗、元曲并立,凭借其文字之美与音律之独特独树一帜。以豪放派与婉约派为代表的创作风格,分别以苏轼、辛弃疾和柳永、李清照为典范,展现不同社会背景与个人经历对文学流派发展的深刻影响。
范仲淹作为豪放派奠基人之一,其边塞诗词创作融合家国情怀与戍边现实。在《渔家傲·秋思》中,他以“塞下秋来风景异”开篇,通过描绘边塞风光的苍凉意境——长烟落日、孤城紧闭、羌管寒霜,烘托出将士们思乡之情与保家卫国的矛盾。词中“将军白发征夫泪”直指戍边艰辛,而“燕然未勒归无计”则凸显战事未竟的无奈,展现爱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复杂交织。
范仲淹另一词作《苏幕遮·碧云天》则呈现婉约派经典词作风格,以“芳草无情”暗喻离愁,其柔美笔触被后世戏曲引用,印证其文学影响。这两首作品不仅反映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下边疆守备的困境,也体现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博大胸襟,成为宋词文学艺术特色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