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中记述了自武昌至江州的舟行见闻。小孤山以其峭拔秀丽闻名,虽与金山、礁山等同为江中名山,但其孤峰耸立、云雾缭绕的独特景致远超他山。山腰处建有惠济庙,供奉安济夫人,碑文记载张卫公子事迹;另有彭郎庙与小姑嫁彭郎的民间传说,但两者塑像互置的讹传被作者澄清。
大孤山位于小孤山东侧,虽不及前者秀美,但其四面环江、如浮水面的壮阔形态别具一格。文中提到江水浑浊需以杏仁澄清,而南江则清澈如绳,两水交汇处界限分明。沿江赤壁景观被苏轼诗文提及,印证了“东坡宣声”的文学渊源。
作者还记录了江州彭泽县的历史沿革,以及舟行途中因风阻滞留的经历。全篇通过对比小孤山与大孤山的自然风貌、人文传说,结合水文特征与地理考证,展现了长江流域的造化奇观与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