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出自《诗经·召南》,以问答形式描绘了西周初期为恭侯祭祀活动采集白蒿(采蘩)的劳动场景。诗中明确采蘩祭祀活动流程需在水泽、溪流等特定地点完成,反映了当时对祭祀礼仪规范的严格要求,凸显了祭祀文化的重要地位。
诗歌通过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分三章叙述采蘩用途与地点,层次分明。后两章着重刻画女奴祭祀劳作场景,描述她们昼夜在宫庙操持祭祀用品、完成仪式后归家的细节,揭示了奴仆阶层的辛劳生活状态。
从西周祭祀文化背景看,该诗折射出西周初期森严的等级制度和频繁的祭祀传统。采蘩作为祭祀准备的核心环节,体现了礼仪制度对自然物采集的精准要求,同时也为研究古代劳动分工与社会结构提供了文学佐证。
《采蘩》以简练语言再现了西周贵族祭祀的完整图景,兼具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感染力,是《诗经·召南》中展现劳动民俗与礼仪文化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