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重点讲解了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接缝处理工艺,强调热接缝处理需在摊铺与压实之间暂留10-20厘米不碾压,待后续梯队摊铺后跨缝碾压,避免纵向接缝。同时,施工准备需关注透层、粘层、封层三个功能层的应用。透层用于非沥青类基层与面层之间,要求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或乳化沥青;粘层用于水平层(面层间)及垂直层(构筑物与面层间),需采用快裂或中裂材料;封层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材料为改性沥青或乳化沥青,下封层常用层铺法或稀浆封层施工。
摊铺作业需根据道路等级选择摊铺机数量,快速路及主干路采用多机梯队作业,摊铺速度控制在2-6米/分钟。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或导梁控制平整度,中下面层通过钢丝绳或路缘石标高定位。摊铺温度需结合摊铺厚度、气温、风速等因素确定,松铺系数通过试验段试铺试压确定。施工技术方面,引入数字化、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如卫星定位、激光控制)实现无人化摊铺与压实,提升效率和质量。
混合料运输需覆盖篷布保温防污染,车厢涂隔离剂防粘连。透层施工应在基层碾压后表面微干未硬化时喷洒,养护时间通过试验确定。粘层需当天喷洒后立即施工面层,封层施工需避免低温(≤10℃)及大风(≥5级)环境。课程强调案例题易忽略垂直面粘层及接缝工艺,需结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灵活应用功能层,如透层与下封层顺序及土工材料夹层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