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爆破概述
露天矿山爆破技术分为深孔台阶爆破与浅孔台阶爆破,前者适用于生产阶段,后者多用于开拓期或小型矿山。露天爆破具有规模大、操作相对简单的特点,但需关注爆破震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预裂、光面爆破等技术控制震动。
深孔与浅孔爆破区别
深孔爆破以孔径≥50mm、孔深≥5米为特征,单次炸药量可达数十至上百吨,适用于台阶高度10-15米的生产场景。浅孔爆破孔径<50mm,孔深<5米,多用于二次破碎或小型矿山,但破大块工艺因安全风险已逐步淘汰。
爆破参数设计要点
台阶高度直接影响超深深度,岩石越坚硬、坡面角越小,超深需增加。底盘抵抗线(装药至坡底水平距离)与炮孔间距需匹配,密集系数取0.6-1.4。堵塞长度需大于底盘抵抗线,确保爆破能量有效传递。
装药结构类型与特点
连续装药操作简便但效果有限;间隔装药改善破碎均匀性;混合装药结合高/低威力炸药优化成本;底部空气垫层装药提升爆破质量,减少根底。深孔爆破优先采用机械化装药,间隔与混合结构需人工干预。
起爆顺序特点分析
排间顺序起爆易造成爆堆过宽;波浪式起爆增强岩块相互作用,改善破碎效果但施工复杂;楔形起爆可缩小爆堆宽度,但首排易残留根底;斜线起爆应用广泛,需平衡效果与施工难度。
施工与安全规范
施工需遵循一炮三检制度(装药前、起爆前、爆后检查),重点排查炮孔深度、排水及堵塞质量。深孔爆破后15分钟进入爆区,浅孔爆破需5分钟,存在盲炮时延长至15分钟。严禁使用碎石填塞,采用砂土或黏土确保堵塞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