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慈云寺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首座民间寺院,比官办寺院白马寺早建四年,具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的历史地位。唐玄奘西行取经前曾在此研习佛经,印证其佛教传入民间寺院的重要地位。
寺内现存五十二块慈云寺石刻中,七块被列为国宝级佛教艺术珍品。其中释迦牟尼双足灵像碑以明确的年代记载和完整保存状态著称,比同类碑刻早百余年;五十三峰盛景图碑运用浮雕线刻结合的创新技法,将青龙山全貌浓缩于石碑,成为研究古代佛教地理的活教材。
慈云寺石刻涵盖元至清代的多元历史信息,涉及佛教宗派演变、古代行政制度及自然地理等珍贵内容,为历史沿革研究提供重要实证。2013年作为全国文保单位认定,其佛教艺术珍品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获得国家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