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如何形成内聚型自我,如何让自我诞生,坚定从容!

最近更新: 3天前时长: 06:52
中年危机 29岁,39岁,49岁心理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内聚型自我形成条件

# 母爱怀抱共生阶段

# 家庭港湾三元关系

# 社会熔炉心理适应

# 自我边界确立方法

# 攻击性释放心理意义

# 童年自我形成关键期

# 自我疗愈重构路径

# 心理发展五阶段论

# 抗压能力提升策略

内聚型自我定义与重要性
内聚型自我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如“我是被爱的”“我能真实表达需求”。其形成条件与童年密切相关,尤其在0-6岁关键期,通过充足的爱与支持构建。拥有内聚型自我的人抗压能力显著增强,能容纳外界批评而不动摇核心自我,如董玉辉在舆论压力中坚守自我。
童年心理发展阶段与影响
心理发展分为五阶段:自恋之壳、母爱怀抱、家庭港湾、社会熔炉、无限世界。母爱怀抱共生阶段(1-6个月)中,婴儿通过母亲的全然关注形成“世界欢迎我”的感知,此为内聚型自我基础。随后进入家庭港湾三元关系阶段,父亲加入促进边界建立与复杂关系适应能力,为社会化奠定基础。
自我疗愈与重构路径
若未在童年形成内聚型自我,可通过自我疗愈重构路径弥补:首先像母亲般满足自身需求,构建滋养性关系;其次通过边界确立方法尊重自身感受,守护自主决策权;最后主动拥抱自恋破损,释放攻击性心理意义——即真实表达自我,接受反馈以活出生命力。此过程需经历心理发展五阶段论的适应性成长,最终实现抗压能力提升与社会熔炉心理适应。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