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在乡土社会的养育智慧中,反思现代教育

所属专辑: 问题青年
最近更新: 2023-12-27时长: 01:25:14
问题青年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安超,通过家族史的研究,从百年来的底层教育叙事和生命经验出发,探寻底层子女如何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看见乡土社会如何在匮乏中将孩子拉扯长大。我们和她聊了聊教育焦虑、乡土社会中的底层养育智慧,以及对我们今天家庭教育的启发与思考。

【本期介绍】

有人说如今“寒门再难出贵子”,人们不再相信底层通过教育逆天改命,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让差距越拉越大,通过文化资本的传承,精英实现自我复制,阶层逐渐固化,布迪厄的解释鞭辟入里,却也令人绝望。

层层困境以外,我们能否看见出路和希望?

本期问题青年,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安超。在安超的研究中,她从个体家族100多年的教育叙事和100余人的生命经验出发,探寻底层子女如何长大成人、如何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的同时可以找回真我。民间教育如何依靠有限的资源将孩子“拉扯大”?通过传统的民间养育文化,我们对如今的教育有何反思?……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安超的研究,看见“教育焦虑”中的另一种真实,这之中既有匮乏,亦有希望与启发。

【本期嘉宾】

安超 | 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教师教育。著有《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

【收听指北】

06:49 教育社会学的三个面向: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社会分层与流动、儿童的社会化

10:48 焦虑是现代人的宿命。现代社会中有高度的流动性、自由、和不确定的风险,让我们注定焦虑。

16:25 焦虑有时候是一种权利。中产阶层为投资、报班、学区房焦虑时,也是生活优渥的表现。对于底层和一些中产边缘层来说,可能连焦虑的权利都没有,因为没有选择的自由。

25:24 布迪厄学派对于教育和阶层固化的解释

27:14 对布迪厄学派的反思:中国是文化互嵌的状态,还没有完全固化;很多底层的翻身是依靠一种文化性情,而不是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

35:04 今天很多年轻人患上了“空心病”,尽管成绩很好,但是他们觉得孤独、没有意义,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41:18 安超的家族史研究发现,民间教育中的一些“文化性情”和底线性的教养,会像家谱一样传承下来,支撑底层子女的成长。

55:15 民间教育学中重要的一点是“人穷志不短”

01:00:31 民间教育学中强调“大器晚成”,保留了读书的纯粹目光,对于读书和学习的渴望,超越短暂的分数与成绩。

01:05:27 滋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一个社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在如今的城市社会中,如何重建一个养育共同体,为核心家庭提供支持。

01:08:54 在养育共同体和公共生活中,不同身份、家庭、阶层的孩子们能够聚到一起,帮助他们相互了解、共情、看见彼此,从孩子开始,打破区隔与对立。

1:12:21 文化家谱的研究,和民间养育学的智慧,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有哪些启发和借鉴意义?

【延伸阅读】

安超即将出版的书:《拉扯大的孩子:民间养育学的文化家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李强,《中产过渡层与中产边缘层》,《江苏社会科学》, 2017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

安妮特·拉鲁,《不平等的童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罗伯特·帕特南,《我们的孩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马赛厄斯·德普克&法布里齐奥·齐利博蒂,《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格致出版社,2019

格雷格·卢金夫诺,《娇惯的心灵》,三联书店,2020

三浦展,《阶层是会遗传的:不要让你的孩子跌入下流社会》,现代出版社,2008

夏林清,《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2012

【本期音乐】

Three Wise People - E's Jammy Jams

TrueArtRealAffectionPart4 - Noir Et Blanc Vie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王黎子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