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别嘉宾】
罗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月亮照在阿姆河上》等
杨潇,记者、作家、背包客,著有《可能的世界》《重走》等
【本期特别主播】
杨大壹,《文化有限》播客主播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自己被困在固态坐标里,身体与灵魂的行走就成了最简单的抵抗,人们期待在流动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感和可能性。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特别邀请到《文化有限》播客主播杨大壹,对话北大历史系教授罗新和作家杨潇,从「行走和阅读」展开一场和时空的对话:罗新老师分享的“特种兵式考古”故事,“文献会让我们展开浪漫的想象,现场却不会”;杨潇老师的“漂流哲学”,物件是时光的漂流瓶,还有“书式漂流”,流动的图书馆会让随机的偶遇变得更加宝贵……
423世界读书日,三联携手亚朵集团旗下系列酒店全天候免费开放的流动图书馆竹居,以“行走的图书馆”为主题,举办领读计划,分享他们在旅途与阅读中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故事。
视频版访谈于4月23日在三联生活周刊视频号、@亚朵ATOUR 公众号同步上线。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来评论区聊聊你的「行走书单」,我们会从小宇宙app和三联中读app的节目评论区,各抽取两位听友,分别赠送亚朵竹居限量周边“掉书袋”mini书1个、“行走的图书馆——跟着文字去远方”主题书单随机书籍1本(《可能的世界》作者签名版、《从大都到上都》作者签名版也在随机书单中),更多福利请关注本期评论区。
2025年4月30日12点留言截止,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把世界走成一本流动的书。
【时间轴】
04:26 罗新:“对于写作者来说,走是最容易的,写是最难的”
15:10 杨潇:面对真实的海防VS西南联大的文献记录,“我们在历史里跨栏”
19:02 漂流,可能是给一个故事带来真正魅力的部分
26:54 研究大运河的纤夫拉纤靠左还是靠右,“在阅读当中寻找解释”
31:55 旅行和旅游,嘉宾们的定义有什么不同?
35:37 烟花下的华北大地:当我们能发出自己的光,“那就是旅行而不是旅游”
39:59 人与人、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将一个非常微小的善意释放出来,连接彼此,保存美好的时刻
42:47 杨潇“在××读××”,让阅读和空间产生同频共振
1:19:35 纸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有限性
1:21:26 流动的图书馆,“把自己交给偶遇”
【延展阅读】
海防市:越南北部的沿海城市,湘黔滇旅行团海路途径的重要城市之一。
《西南采风录》:作者刘兆吉,30年代末西南地区歌谣的选集。
保罗·索鲁:美国旅行作家和小说家,著有《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等。
《游隼》:作者是[英] J.A.贝克,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波兰记者、作家,著有《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等。
——————
【本期福利】
本期节目为亚朵竹居的系列IP活动“领读计划”第十四期,感谢亚朵竹居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
亚朵竹居是亚朵集团旗下遍布中国的全天候开放流动图书馆,创立至今已经在全国拥有1600+线下空间,总藏书逾100万册。亚朵竹居一直坚持免费向酒店住客和周边的社区居民24小时免费开放借阅,并且支持异地归还。
为讲述城市人文故事,亚朵竹居在线下沙龙的基础上打造阅读活动“领读计划”,邀请作家、学者等文化名人等来到竹居空间领读,围绕城市记忆,挖掘城市历史脉络、建筑地标、人文景观,分享真知灼见,打造城市文化发生地,传递不止于阅读的温度,用阅读连接人与城市,连接人与更大的世界。
罗新在亚朵竹居
亚朵竹居携手三联 推出“行走的图书馆——跟着文字去远方”主题书单
本期节目专属福利:
扫码注册亚朵会员,即可领取住宿优惠券,并可免费借阅本期主题书单及更多好书,支持异地归还;
除书单外,亚朵竹居还打造了“深睡食粮主题菜单”,在参与活动的门店客房订房入住即可体验,用一份摸得着的精神食粮,为紧绷一整日的神经进行深度按摩。详情可关注@亚朵ATOUR 微信公众号及@亚朵 小红书 查看。
编辑/天健
音频制作/张译丹
配乐/Jusqu'à Grand-Père - Auspicious sign
Kryust - First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