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影《好东西》将situationship这个词再次带入大众视野,在更早的2023年,“situationship”(情境关系)也作为牛津词典年度候选词出现。它指的是盛行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一种没有承诺、没有名分的亲密情感关系。
我们越来越恐惧做出承诺了吗?随着约会文化的普及,定义关系的词汇越来越细分,关系越来越流动和多元;与此同时,NPD、回避型人格、原生家庭创伤等等心理学名词、社科名词的介入,也使我们拥有更多解剖爱情的工具。关于爱的知识越来越多,爱的对象作为选项越来越多,但为何相爱却越来越难?
当保守的算计,遇上爆炸的算法,我们似乎迎来了独属于我们时代的爱情奇观。
Situationship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恋爱、性和婚姻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正在崩坏?怎样的时代语境造就了这种情感趋势?以及,数字时代的我们,如何穿过资本和平台的暴政,从“祛魅”和“下头”中突围,重拾对爱的信仰和渴望?
【本期嘉宾】
余明锋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B站哲学普及up主@余明锋的哲学课
沈彬
澎湃新闻主笔
【本期主播】
柳逸
澎湃新闻镜相工作室编辑
【收听指南】
07:05 situationship:没有了承诺和仪式,爱情还剩下什么?
10:37 约会文化在中国来之不易:从I love my country到I love you
17:18 琼瑶与启蒙时代:大部分国人的爱情观还停留在五四时期
23:03 庄子鼓盆而歌:爱情自古不是必需品?
29:16 “我爱你”真正的意思是:我将永远爱你
32:46 对个体性的追求曾经催生了爱情,今天却扼杀了爱情
38:33 爱沦为了商品,且从打包销售的商品沦为了零售小商品
45:26 “婚姻、性、爱”三位一体的结构,其实存在时间很短暂
50:30 我们为何如此恐惧痛苦?爱就必须要痛吗?
01:01:48 过年回家怎么跟村里解释situationship?
01:04:01 当算计遇上算法:保守与激进并存的割裂感
【本期配乐】
爱情限时批——杨乃文、伍佰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通过主页公告加入“涟漪效应听友群”,解锁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