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主要影响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的疾病,早产儿肠道疾病风险与出生时窒息、呼吸困难、菌血症或腹泻等病史密切相关。病因与肠壁缺氧发病机制及肠道细菌感染治疗需求相关,缺氧导致肠壁血流减少,叠加细菌侵袭引发肠黏膜坏死,严重时可累及全层肠壁。
该病临床表现以新生儿腹胀症状、呕吐、便血为主,分为轻症和重症。轻症表现为中度腹胀、少量便血;重症则出现腹壁膨隆、果酱样便或黑便,甚至早产儿便血表现加重为呕血,可伴发腹膜炎或新生儿肠穿孔并发症。全身症状包括体温异常、呼吸障碍及感染性休克。
治疗需严格禁食5-10天,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生理需求,必要时输注血液制品。抗生素治疗如青大霉素治疗用法、卡纳霉素等可控制肠道细菌感染。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喂养,从少量糖水过渡至正常奶量,避免肠道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