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特朗普加征关税,赖清德当局应对举措引吐槽

所属专辑: 台海大声公
主播: 海峡之声
最近更新: 2025-04-27时长: 29:48
台海大声公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特朗普对台关税政策

# 赖清德应对关税措施

# 台湾工商界自救举措

# 台企赴美投资计划

# 台湾产业升级建议

# 萧美琴对美沟通角色

# 台美经贸合作机制

# 台湾经济韧性方案

# 民进党经济政策争议

# 台美供应链合作诉求

特朗普对台关税政策引发争议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对台湾加征32%高关税后,赖清德当局的应对措施引发广泛批评。台湾工商协进会提出五项建议,包括评估关税冲击、强化对美沟通及深化对美投资合作,但被质疑缺乏实质内容,仅通过扩大采购和投资“变相投降”。
台湾工商界自救举措受质疑
工商协进会的建议中,第三条“深化对美投资”被指为实际执行重点,其他条款如产业升级、分散市场风险等均被批评为“虚招”。台湾美国商会发布声明强调台美供应链合作对区域安全的重要性,但措辞空泛,未能回应实际关税问题。
赖清德应对关税措施引发内部矛盾
赖清德在关税政策公布后“消失三天”,随后推出“五项应处策略”,内容与工商协进会建议高度重合,被讽刺为“用台湾资源讨好美国”。行政部门负责人卓荣泰称台美经贸小组由郑丽君主导,暗示冷落蔡英文人马萧美琴,暴露民进党内部分歧。
台湾社会对经济政策争议升级
赖清德当局宣布拨款880亿新台币应对关税冲击,但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引发质疑。民众批评其政策导致台积电等企业外移,并迫使台湾人承受高价美猪美牛。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林韬抨击赖清德“让民众吃苦当吃补”,凸显台湾社会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
台美沟通机制与供应链安全困境
萧美琴在社交媒体发布“吃润饼”动态,被质疑未积极介入关税协商。台美经贸小组强调推动实质合作,但缺乏具体行动方案。舆论认为,民进党当局的“对美跪舔”策略已掏空台湾经济自主性,加剧供应链安全风险。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