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阳货篇17.24中讨论了君子的厌恶之情,列举了四种恶劣行为,强调了君子应遵循‘义以为上’的原则。子贡的解读则涉及到赠物背后的道德含义。整个讨论体现了儒家对道德行为的重视和对镜子精神的理解,主张通过动态的良知共鸣来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