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EP60.“你已经很幸福了”:一种被低估的情绪伤害

所属专辑: 鹿七七的愿望书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44:27
鹿七七的愿望书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真正的共情,不是重新定义对方的处境,而是允许他拥有自己的感受。”

嗨,大家。这是一期凌晨更新。果然人在做喜欢的事的时候是不嫌累的。这几天看了《是女儿是妈妈2 》的前几期,想就着观感聊聊原生家庭中的母女关系。前段时间去旅行也和搭子们聊过相似话题,得到“你已经很幸福了”的回应感觉空落落的。今天顿悟当时的别扭在哪,为什么不太喜欢这样的“安慰”,甚至觉得这种表达是种二次情绪伤害。而我们常常忽略这点。结合这些话题,我录了这期播客。

01:58 母女关系是种很复杂的亲密关系

《是女儿是妈妈2 》共情观后感和四对儿母女关系介绍

13:40 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好像很难被安慰和安慰别人

21:25“你已经比大多数人幸福多了/你已经很幸福了”是种情绪剥削和否定

错位的同理心,逃避情绪;模糊的幸福标准;心理上的二次伤害,和被迫情绪自我审查;人的苦不是比较出来的……

28:15 为什么我们喜欢说这句话?

集体主义教育;情绪压抑习惯;代际创伤传递;幸福焦虑;情绪表达的语言系统贫乏……

30:23 如何在面对这类表达时不迷失自己?

分清两种评价:你“过得好” vs 你“感受好”;不试图争辩,但保留自己情绪的合法、合理性;我的感受,不需要通过‘比较’来证明;建立自己的情绪词典和叙述方式;找到“共情盟友”……

37:33 你怎么看同龄人间的这种表达?

方式笨拙的安慰;自我比较产生的防御;比较幸福……

🚩 和“你已经很幸福了”相似的表达还有:比较型否定(如至少你……;知足吧……;你比……都……)情绪稀释型(如别想那么多;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立场转移型(如她们也不容易;你得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自我经验压制型(如我比你可惨多了;我没觉得你多难啊;我那时候……都挺过来了),还有“你就是玻璃心”“你太小题大做了”等等。

♥ 不是批判这些表达,而是希望大家听到潜台词是“你的感受不是那么重要 / 没有表达的必要”时,不要迷失。情绪存在即合理,不需要向别人证明。守护好自己情绪之后,事情能解决也要解决哟。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什么样的共情表达是有效和好接受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