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麝月这一角色因第六十三回“韶华圣吉”花签引发争议。花签提有“韶华圣吉”四字,暗喻青春鼎盛后必然衰落的命运,与秦可卿“月满则亏”的托梦遥相呼应。图弥花作为最晚开放的花,象征麝月是最后陪伴贾宝玉的女子,印证其“寂寞开最晚”的孤寂特质。
关于麝月的化身之谜,学者结合第七十八回“愁开赦月之帘”及第二十三回“昌明赦月开宫镜”等诗句,推测“赦月”或指妆帘中的镜子。诗中引用的破镜重圆、鸾影等典故,强化了镜子作为分离与团圆的意象。但部分专家提出异议,认为“赦月”实为“赦月”谐音,指代月亮别称,并关联至象征黄泉的轩辕镜,暗示其与风月宝鉴相似的深层隐喻。
通过分析“赦月”在古籍中的释义,如南北朝徐陵《玉台新咏》中“赦月与嫦娥竞爽”,以及明代文献中“赦月”代指圆月的用法,最终推断这一角色被列入十二钗又副册,暗含其与命运、时间及幽冥世界的复杂关联,进一步深化了《石头记》的宿命主题与象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