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记中提到,湖北医家于浩强调中药的量对于治病的重要性。他区分了氧气针(补血)和顺气性(调气)两类药物,前者如当归、熟地黄等,用量较大;后者如柴胡、薄荷等,用量较小,因为气药易燥,需适量。通过实例讲解,于浩的用药规律展示了肝肾经血调理和顺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