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老臣触龙通过巧妙的说服策略,以父母之爱的长远考虑为核心,成功劝解赵太后同意让长安君赴齐为人质。触龙首先从赵太后送女远嫁的往事切入,指出她为女儿燕后祈祷子孙相继为王的理性之爱,印证“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
触龙进一步引用诸侯国历史教训,指出三代以前赵氏及诸侯子孙因无功受禄而丧失侯位,强调长安君若仅凭世袭制背景享有尊荣却未立功劳,未来将难以立足。通过对比赵太后对女儿和幼子的态度,触龙暗示其对待长安君人质事件的短视,最终促使赵太后接受齐国援兵条件。
文中还提及子邑的评论,强调君王之子尚不能依赖无功之禄,何况臣子,呼应世袭制衰落的时代背景。触龙的说服策略以拉家常缓和情绪,逐步建立同理心,通过历史案例与亲情逻辑引导赵太后自主决策,展现了古代政治沟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