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巨头腾讯、阿里、字节跳动正围绕算力资源展开激烈竞争,这场算力争夺战折射出AI大模型时代对基础设施的战略重构。随着AI应用加速落地千行百业,推理场景的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爆发。例如深圳政务系统借助AI提升40%效率,金融智能体将报告生成周期压缩至分钟级,推动企业将资源向算力领域倾斜。
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了算力争夺的复杂性。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的出口管制升级,导致中国企业2024年一季度下单160亿美元芯片,占英伟达中国区营收的70%。这种“数字石油”的囤积行为,本质是企业为规避技术封锁进行的战略储备。字节跳动以百万张GPU卡构建训练云服务双轮驱动模式,既支撑大模型训练需求,又通过火山引擎实现算力变现。
国产芯片正迎来性能突破与生态突围的双重挑战。华为升腾910B的FP16算力达320TLOPS,相当于英伟达H20的70%,在政务云场景已实现可用性突破。政策推动下,2025年国产芯片出货量预计增长217%,但生态壁垒的突破仍需构建自主AI框架和开发者生态。
算力需求重心向推理端迁移的趋势显著。OpenAI的Sora模型推理算力需求达GPT-4的400倍,驱动企业从追求单点性能转向弹性算力网络构建。腾讯云推出训练推理一体化平台,中国移动、电信则投入数百亿建设西部DPUE数据中心,利用60%的成本优势布局数字新基建,但跨区域数据调度等技术瓶颈仍需突破。
在这场技术主权争夺战中,算力战争的本质已从资源竞争升级为生态体系对决。头部企业追逐顶级芯片引发市场错配:腾讯阿里争夺万卡级集群,而中小计算中心却面临算力荒漠。唯有将短期资源争夺转化为长期能力建设,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