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具类用具
古人铺地坐具以席为主,短席供单人使用,长席可容多人。燕具作为垫席的辅助工具,比席更长,后期演变为宴席陈设的代称。床兼具坐卧功能,既见于《诗经》描述的卧具,也见于《孟子》记载的坐具。跪坐时使用的凭依用具“己”为矮长方形,常与手杖并称,体现敬老传统。
饮食器具与炊具
案是古代托盘式食具,用于盛放食物,如“举案齐眉”典故中的食案。鼎作为煮肉容器,分圆鼎与方鼎,贵族以“钟鸣鼎食”彰显身份。刀卒组合用于切割鼎中熟肉,鼻勺取食,卒为木质承肉板。力格为分层蒸煮炊具,力蒸饭、格煮饭,辅赠配合使用,辅为圆底锅,赠带透气孔。豆为高脚礼器,初盛腌菜,后扩展至肉酱类。
耕作与照明工具
累为曲木耕地工具,配合下端平板的四使用,铁刃改进后发展为犁。战国铁口犁与汉代全铁犁提升效率,唐代曲辕犁轻便灵活。上古照明用“足”为手持火炬,与立地庭燎区分;战国灯以动物脂肪为燃料,瓦斗形制为主。
用餐习惯演变
先秦盛饭用鬼(圆足竹圈器)和斧(长方形两耳器),《周礼》记载祭祀专用。古人直接用手进食,特定场合用木质“夹”(筷子),汉代后竹制筷子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