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价与溢价的基本概念
折价指成交价格低于债券票面价值或基金净值,而溢价则是成交价格高于票面价值或基金净值。例如,债券面值为1000元时,若以1200元发行,属于溢价发行;若以800元发行,则为折价发行。平价发行则意味着发行价格与面值相等。
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的关系
债券溢价发行的核心原因是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当债券票面利率为10%、市场利率为8%时,投资者因未来利息收益更高而争相购买,推高发行价格。相反,若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如10%票面利率对应12%市场利率),债券需折价发行以弥补利息收益的不足。
利息调整与价格平衡机制
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差额会通过利息调整进行平衡。例如,溢价多支付的200元会在后续利息收益中逐步抵消,而折价少支付的200元则通过减少利息收入弥补。这一机制确保债券最终回归面值,体现市场利率与票面利率的动态平衡。
折价与溢价的底层逻辑
溢价反映债券因高票面利率而抢手,折价则因低票面利率需降价吸引投资者。平价发行时,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相等,发行价格与面值一致。这一逻辑适用于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的定价分析,是理解金融资产估值的关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