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购买背景与价值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大量军事遗产,包括建造进度达68%的瓦良格号航母。因经济困难,乌克兰决定出售这艘缺乏维护的废弃航母。1995年,中国考察团评估其性能后,发现其虽被拆卸武器装备,但保留的上层建筑和电缆铺设仍具研发价值,决定通过第三方企业以“海上赌场”名义秘密购买。
购买阻碍与国际干预
1997年,爱国商人徐增平以澳门公司名义参与竞拍。美国、日韩等国施压要求重新拍卖,最终以2000万美元成交并获设计图纸移交。签约当晚,美国武官租用直升机登船检查6小时,拍照记录设备状态,误判其为“废铁”,却忽视设计图纸对中国军事研发进程的推动作用。
运输难题与解决方案
1999年瓦良格号启程回国,途经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遭拦截。经9个月谈判,中国同意支付10亿美元保证金并租用希腊拖船,于2002年3月抵达大连港。途中遭遇风暴导致钢缆断裂,希腊协助脱离险境,确保运输安全。
改建成果与军事意义
科研人员利用设计图纸对瓦良格号动力系统进行反向推理,耗时7年完成改建。2012年辽宁舰正式服役,配备舰载武器与生活设施,提升舰载机装载能力。其成功不仅奠定中国航母技术基础,还推动后续山东舰研发,彰显综合国力对军事研发进程的支撑作用。
历史意义与启示
瓦良格号从废弃航母蜕变为辽宁舰,凝聚了军方、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多方努力。这一历程凸显国家综合实力对国防科技的重要性,也为后续航母研发提供实践经验,成为中国海军实力提升的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