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浩特的伊林驿站历史展馆是中国唯一以驿站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古代信息传输体系的发展脉络。馆内陈列的甲骨文传递符号印证了驿站萌发于先秦时期,汉代称“传”,清代发展为兼具通信与运输功能的综合机构。古人注重信息保密,驿站中的人物画像无嘴的设计体现了对隐私的保护。
骆驼货运承载量在驿站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单峰驼可负重400斤,双峰驼达600斤,成为茶道贸易的核心运力。万里茶道贸易路线全长1.4万公里,从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伊林驿站作为关键节点,保障了茶叶等货物跨越中蒙俄的流通。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背景》推动中俄通商,俄国归还部分领土后,边境贸易逐步正常化。如今中蒙俄边贸发展史的繁荣,离不开驿站与万里茶道奠定的基础。河北鸡鸣驿等大型驿站遗址,则展现了古代驿站的建筑规模与功能多样性。